在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里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每天迎着朝霞而来,披星戴月而归,正是因为她们精湛的技术和精心的服务为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解除痛苦,让生命得以延续,使他们基本能如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这群人便是血透室的医护工作者们,她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血透室的工作紧张而忙碌,她们每天早上七点半到达科室,进行开机,连接AB液,检测机器,安装透析器、透析管路,透析器的预冲和置换等一切上机前的准备。鉴于疫情的防控,患者在进入血透室之前,治疗班护士还要对将近70位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完毕后方可进入透析大厅。
患者称完体重进入透析大厅后护士们才算真正开始专业的操作,检查核对、穿刺或者导管消毒、引血、上机、再次核对,井然有序。之后患者将要进行长达四个小时的透析治疗,透析过程中由于短时间内脱水过多,有的患者会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并发症,这就要求护士们必须按时巡视病人,定时监测血压,观察穿刺部位及机器运转情况,她们必须时刻让自己保持高度警惕的状态,不仅要细心更要有耐心“只要患者的血一分钟没有回到体内,我们的心就一分钟不能放下”这是在血透室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在透析室工作的护士不仅要技术专业过硬,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由于患者连续4个小时的治疗,血透室护士每天上的都是连班,中午轮流吃饭,随便扒拉几口,并且这个时间还是患者透析结束,各种并发症高发的时段,往往是刚刚处理完这个患者的低血压,另一个又肌肉痉挛了,这个患者的肌肉痉挛还没处理好呢,那个患者的机器又提示下机时间到了,这时的她们就像个旋转的陀螺,满场的转,想片刻的休息都是奢望……好不容易等到这波患者全部下机,她们又要开始为下一波透析的患者做准备了:消毒擦拭机器、整理床位、准备透析用品、清洁消毒透析大厅、然后又开始重复上午的一系列操作。等到4个小时病人全部下机后,月亮已经悄悄爬了上来,把全部垃圾称完,所有空桶倒走之后她们才能下班。
虽然血透护士的工作很忙很累,但是她们却没有忽视优质的护理服务,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动,护士们在治疗工作之余帮患者喂水、服药、递东西、挠痒痒这都是常有的事。记得有一次,有位患者透析的时候翻来覆去的动,当班护士马上上前提醒他“你总这样动很容易脱针的。”谁知他说“我脚抽筋了,疼”我们的护士一看他的脚都扭曲了,赶紧关掉超滤率,呼叫医生,然后二话不说就把他的脚拿过来按摩,按摩了好一会患者终于缓过来了,满怀感激的说:“谢谢你,不嫌弃我这脚又脏又臭的”,护士却很随意的说:“有啥嫌弃的,这是我的任务,身体有不舒服及时告诉我,严重了多受罪”。
血透室还非常注重患者的健康教育,护士长张鸿静将患者分为十个组,一名护士负责一个组,利用微信群实时提醒患者在生活中注意保护内瘘维护深静脉管路,关注患者回家后的自我管理情况,有问题及时反馈,并且还为他们加油打气,鼓励他们坚定信心。
患者与医护人员彼此相处时间长了,这里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病人的脾气,性格,喜好,他们都了如指掌。每次见面都会聊聊家常、开开玩笑、相互鼓励。两年前一位上高中的小伙子来透析,整天闷闷不乐,也不与护士们说话,他妈妈每次来都躲躲藏藏,生怕他看见似的,护士长主动找他妈妈了解情况,原来是他不能接受自己得这个病的事实,甚至有轻生的想法,妈妈担心他有过激行为,每次都偷偷的跟着他。得知情况后,护士长主动找他谈心,告诉他如何维护自己的深静脉管路,以及平时如何调养身体,注意饮食和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跟他讲透析并不可怕,只要规律透析,等到合适的肾源,还是有治愈的可能的。经过护士长长时间的亲情关怀和温暖的话语让小伙子重拾战胜病魔的信心,也开朗了许多,现在每次来透析都主动打招呼,不健谈的他有时还会开上几句玩笑。
为了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血透室的医护人员们向患者反复强调饮食注意事项,但有患者自律性差,吃喝控制不严谨,造成透析不充分,患者体内的大分子毒素没法清除。根据这一情况,护士长为了让患者能更充分的清除体内的毒素跟科主任研究决定发展血液灌流技术。血液灌流是通过吸附作用,清除血液中透析不能清除的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药物或代谢废物,更好的帮助透析患者清除身体内的有毒物质。血透室护士们积极主动增强业务能力、努力提升业务技能,认真学习血液灌流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以及出现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之后开始练习灌流器的预冲以及下罐的方法。而通过这一技术的开展,血透室好多患者肌酐值有所下降,不过最明显的还是那些磷高的患者,他们的瘙痒症状得到大大的缓解,爱开玩笑的杜大伯说:“护士长,我那痒痒挠都下岗了”。
生命不息,透析不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血透室的护士们以高度的责任感,精湛的医技,强大的团队协作精神,守护着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