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上接第一版

2025年02月17日  浏览量:6

(上接第一版)从不同方向打造联通京津的经济廊道。着力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管理体制,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拓展京津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领域。针对京津市场需求,瞄准各类消费群体,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加快发展家政、养老产业。集中精力发展县域经济,做优做强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贡献力量。

三、牢记“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的重要指示,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和统筹谋划。河北是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承担着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重大使命任务,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必须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更好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长期以来,河北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结构偏公路,大气污染一度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我们把空气质量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指标,以更大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机制。2022年所有设区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第一次全部退出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后十位,2023年、2024年成果进一步巩固。持续抓好北方防沙带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建设,2024年完成营造林638万亩,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80%以上,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积极推进新型能源强省建设,全省抽水蓄能规划建设总规模全国第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电力总装机的6成,既扩大了有效投资、解决了电力短缺,又优化了能源结构、减少了化石能源消耗,还为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绿电支撑。

当前,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优化管理减排、工程减排、结构减排措施,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抓好重要河湖保护治理和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基本消除城乡黑臭水体。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科学开展植树造林,探索推行光伏治沙模式,积极发展草光互补、牧光互补,切实筑牢绿色生态屏障。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完善支持全面绿色转型的政策和标准体系,高质量开发建设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扎实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协同布局新型储能项目,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四、牢记“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中培育新优势”的重要指示,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我们深刻认识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改革越深入,对开放的水平要求就越高;开放水平越高,对改革的促进作用就越大。20世纪8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鲜明提出“改革戏必须大家唱”,推动正定形成“处处都在改革”的生动局面。我们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破题开路,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勇毅前行。

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提出的明确要求,切中河北高质量发展的要害。我们坚持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从优化营商环境抓起,着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直击痛点、打通堵点、攻克难点。针对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的顽瘴痼疾,探索推行评标专家盲抽、技术标盲评“双盲”评审改革,遏制行政干预,防止暗箱操作,促进国企民企同等竞争,被列为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

河北作为沿海省份,海岸线总长487公里,有3大港口、4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和6个综合保税区,形成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平台。我们用好改革这个重要法宝,新组建河北港口集团,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202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过14亿吨,唐山港沿海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二。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新三样”产品出口接近翻番,汽车出口值和出口量排在全国前列。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巩固提升“双盲”评审改革实效,清理和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让企业安心发展、放手发展。坚持向海发展、向海图强,大力发展远洋航运,开辟更多联通全球的集装箱航线。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有序推动重化工业向临港集聚,培育海水淡化、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等新的增长点。加快海港、陆港、空港与自贸区、保税区联动发展,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提高中欧班列开行频次和质量,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打通陆海双向物流通道,努力形成对外开放高地。

五、牢记“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新作为”的重要指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我们深刻认识到,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近年来,河北不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推进共享中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

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越是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越要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我们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2024年,河北城镇新增就业89.9万人,建成棚改安置房9万多套,改造800多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农村公路7300多公里,建成覆盖各设区市的70家京津冀医联体,3万多名“爱心爸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困境儿童,2.16万户灾后农房恢复重建任务全部完成,全省粮食总产超过780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深入落实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健康河北建设,人均预期寿命连续增长。2338个下沉工作队深入基层治理薄弱村(社区),新老问题一并解决,全省信访形势持续好转,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保持两位数下降。2024年全省常住人口实现历史性跨越,由多年以来的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一大批创业者、奋斗者来到河北,扎根河北。

面对人民群众对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新期待,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心全意办好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促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领导干部包联重点信访案件和下访接访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全生产,统筹做好社会治安整体防控、食品药品安全、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工作,加强公共场所安全防范,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北、法治河北。

上篇:开展健身操迎新春活动
下篇:张淼主持召开非遗文化传承 促消费及胜芳古镇文旅产业发展座谈会
分享到

© 2021 新霸州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hbbz.chinashadt.com:898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霸州
http://hbbz.chinashadt.com:8989/content/2025-02/17/003175.html
新霸州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