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荣/回忆 高爱国/整理
(上接第1940期)
根据国德英几次顺利完成任务的表现,由我和张云武介绍, 国德英刚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德英,我们是充分信 任的,但是按照组织纪律,必须把事情弄清,要对党组织负责, 我作为书记,更不能徇私情。对此,我们在区委会上进行了讨论, 根据敌工科石彦山掌握的情况,敌人想报复我,国德英是他们 最大的障碍。对国德英,他们计划采取的手段: 一是拉,许以 条件,千方百计拉过去,让他投降敌人,参加特务队;二是胁迫, 拉不过去就抓他家人,以此相威胁;三是除掉,先除掉国德英, 然后再对我下手。郭来福手下有五十多人,都是一些土匪、流氓、 恶霸,心黑手辣,是黑杀团骨干,杀人不眨眼,是一群杀人魔鬼, 手段残忍。
区委们分析,首先,我们对国德英是信任的,肯定他是 我们的好同志,对党是忠诚的。但有四种情况: 一是国德英应 该第一时间把遇到的情况主动报告,这一点他没有做到;二是 经我察觉后,他没有隐瞒,这个同志是可信的;三是如果被发 现,交待出原委那就严重了; 四是如果没有被发现或察觉,后 果难料。最后,区委们研究决定:相信我们的同志,但他已不 再适合做我的警卫员,调离岗位,进一步观察考验,适当安排, 上报县委及相关部门。
董民同志对此事十分重视,特约我和李中西共同研究,决定启动对国德英的调查和对他姐弟的营救。此事交给敌工科石彦山专门负责。经过调查,国德英家是我一联县县长孔庆英和农会主任蔡云斋的堡垒户,政治上是可靠的。 “八六地区变质”以后,国德英一家隐蔽在白洋淀李庄子村,姐弟二人回家拿衣物时,夜间被中山镇镇长孙树田抓捕,现已送往泗庄蒋军驻地, 暗中给国德英送信,提条件,迫使国德英就范。情况已经摸清,于是展开了我们的营救计划,启动了敌警
察所内线关系。我又给原一联县敌工科长朱克东写了亲笔信,请求协助,交给石彦山办理。很快, 以警察所文书卢文明(以 后为所长)未婚妻名义,解救了国英和国德玉姐弟二人。接着 他姐婆娘从道务给送来口信,姐弟二人已脱险,国德玉也当了 警察,叫家里人放心。
1947年10月底,地区土地会议期间,县委书记赵亚光、 县委副书记董民、地区工作团团长赵克三位领导找我谈话,调 我到五区任区委书记兼武工队政委,同时兼任六区区委副书记, 六区区委书记由县委副书记冯玉松兼任。赵亚光向我讲明,这 样安排主要目的有三个: 一是便于协调大清河南的难民工作和 县委机关驻地史各庄的关系,是对新划六区的重视;二是配合
地区工作团在小务村、石桥、彩家务搞好三个土地工作试点,为土地改革找出经验;三也是最重要的,为大清河北打开局面 准备条件,以五区区小队为主,侦探敌情,掌握社情,配合县 大队和分区七十五团打开局面。调张敬清到五区任区长,配合 我的工作。前期准备由董民和我具体研究安排。
经我和董民、李中西研究,有必要借机派国德英打入泗庄、白沟敌军内部,摸清郭来福特务队和敌人在大清河北的布防,为我反攻打开大清河北局面准备条件。我们把石彦山、国德英 叫到史各庄,分别交派了不同任务,国德英主要负责摸清王凤 岗保一旅布防和武器装备,石彦山负责联络。
我们把国德英叫到史各庄一见面,国德英失声痛哭不止, 首先感谢领导的关心,请求交给他更艰巨的任务,表示坚决听 党的话,不怕艰险,接受组织的考验。当我们向他交待借机打 入敌人内部时,他表示自己早有想法,恨不得一下杀掉郭来福, 以报挟持他姐之恨, 自己是个党员, 一切服从组织安排。我们向他交待了秘密任务:首先完成摸清敌人内部情况,为我反攻 大清河北提供情报支持;在完成任务后,寻机除掉郭来福,彻 底铲除祸根。
对此我们安排了一场戏:国德英失去信任,无路可去,带着媳妇秀英一家人投奔姐夫,告诉了捎信人(敌人的暗探), 投奔了泗庄警察所,也当了警察。
第十三章 胜利在望
解放战争中的一份宣传单
可叹抓的兵,又来白送命, 一时糊涂蛋,死了心不明。 要想保自身,只有来投诚,如果办不到,战场来怠工。 枪口朝天放,莫伤对方人,那个办好事,人民都赞成。 后会自有期,且看尔等行,认清这形势,劝你奔光明。
一、谋划斩魔
1、独特环境
1947年10月地委土地会议以后,冀中区将八分区文新县 的一百零三个村编为雄县六、七、八区,包括:赵王河沿岸的 四十八个村和大留镇河西堤、大围河一带四十个村,以及原属 四联县划归雄县的新镇周围的十几个村,为适应对敌斗争的需 要再次进行了调整。
原文新县又叫文安洼,为白洋淀下游,地势低洼,多水泽 芦苇,村庄稀少,但人口密集,旷野无边.古言:涝了文安洼,十年不回家。人民生活困苦,无以为计。抗日战争爆发以来,
既是我八、九、十分区的结合地,又是我进行隐蔽、休整的集 聚地,除公路沿线外,大多由我武装控制,游击迂回空间较大,为我提供了天然的选择利用条件。
抗日战争期间,我十分区对第二联合县进行了调整,泗小 公路以南的雄县、新城一部,霸县一部,文新县新镇组成第四 联合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重大贡献。新调整的六、七、 八区东西在白洋淀和东淀胜芳之间,南北在大清河与赵王河两 侧,是我军反攻大清河北的重要根据地。
1947年“ 八六地区变质 ”,是指从8月6日开始, 国民党匪军分别从北平、天津、保定同时向我解放区展开疯狂进攻,一时间大清河北沦陷为暗无天日的敌占区,人民群众惨遭荼毒,大清河南则相对安全。大清河北蒋匪十六军、九十四军、王匪保一旅七个团三万余人严密封锁大清河,反复拉网式“扫荡 ” 围捕我党政干部、武装力量、革命群众、斗争骨干,尤其是三 角中心区更为残酷。之后筑碉修堡, 自雄县毛尔湾到大兴榆垡筑堡三十六座,雄县六座,霸县南纸坊头到北落店二十四座,由王匪十五团驻守; 中亭河西起栲楮圈东至胜芳,建有岗楼 十二个,由十四团驻守。敌楼附近房屋拆毁,树木烧光,大清河、 中亭河北岸一蒋三夫、 一夫三狗,封锁严密,较之日寇占领时 有过之无不及,真是三里一碉、五里一堡,沿线和重点镇修筑堡垒三四百余,还乡团、黑杀团、大乡队、复仇队更是手段不 堪入目,刨心剜眼,枭首示众,残害无辜。 一时间民不聊生,暗无天日,盼望着人民子弟兵快打回来,拯救人民于水火。
枣林庄和六、七、八区的史各庄、新镇、大围河一带的村 庄,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承担着保护我大清河北三万余众革命干部、斗争骨干、军烈抗属的安全这一光荣历史任务,是我冀中军区反攻大清河北的集结地和出发地。这里的西部地区 四十八联庄,在1937年9月抗日战争初期在娘娘宫(现兴隆宫) 把日寇打得落花流水,高士一领导的号称五路军书写着人民群 众的光辉业绩,这里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文安县史各庄、新 镇地处边缘地带,溢流洼到处芦苇丛生,东至胜芳与东淀大苇 塘相连,绵延数十里的天然屏障,是我避敌锋芒的栖息地。
2、秋后蝗虫
1947年11月地委土地会议结束以后,我正式到五区和六 区任职,我任五区区委书记,同时兼任新设六区(原史各庄区) 区委副书记。此时,雄县县委各机关,五区区委、区政府,六 区区委、区政府都集中在史各庄。
新设立的六区,区委书记由县委书记冯玉松兼任,原史各 庄区委书记王兰会改任区长,副书记是高振刚和我,这一时期 我的主要任务是带着地区工作组负责小务、石桥、彩家务三个 村土地改革试点,摸索经验。五区的工作多是靠召开会议,了 解掌握,提出指导性意见,以突出对敌斗争为重点,具体分工 靠其他同志, 自己不能亲为。
五区的组织机构为:
区委书记钟德, 区委副书记郭友贞(兼组织委员),宣传
委员刘廷伯。
区长张敬清,副区长李恩,秘书王敬民,公安员侯锡元。
武委会主任史广田,副主任张德全。区小队队长张敬清代理,副队长董蔚清。农会主任董书(树)华。
我经过对该地区的调查了解和召开的各种会议,已经很好 地掌握了这一地区的基本情况。五区和六区相连,但又各有重点。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保护好避难干部、群众的安全,这些人有地方干部、 烈军工属、斗争骨干,保护这些人的安全,使我前方将士无后 顾之忧,使我干部安全避险,为重返大清河北准备条件、蓄集 力量,史各庄是我机关所在地,又是我部队休整地,保护好这 里的安全是两个区的共同任务。
二是迫切需要加强两个区小队的建设。两个区带枪民兵不足百人,枪支弹药缺乏,更缺乏实战经验,五区好一些。
三是为我部队提供支持。六区任务更重。
四是贯彻中心工作,以六区三个村为试点,六区工作更多。
五是开展同张岗、龙湾两个大乡队的斗争,这是五区的重要任务。
这两个区的干部都忠诚可靠,对工作认真负责,都有一定 的对敌斗争经验,我可以放手使用。我需要抓急需解决的重点以求突破。
雄县东部地区的五、六区附近有两个大乡队,数百人,控 制着龙湾和张岗两个重镇,尽是些地痞、流氓、土匪组成的黑 杀团、还乡团、黑恶势力,凭借保一旅华三团华冠群的背后支持, 装备好,弹药足,气焰嚣张。特别是龙湾乡大乡队,凭借是孙连仲的老家,更为得宠,还配有两挺机枪,各种长短枪一应俱全,也是华三团渗入大清河南唯一的一股力量。两个大乡队经 常活动在刘家铺、开口、洪城、马务头、葛各庄一带,耀武扬威, 曾多次从龙湾出发偷袭我枣林庄机关驻地,对我形成最大的威 胁。我两个区的队员不足百人,枪支少,装备差,不足以应对 敌人的破坏袭扰。
3、把握敌情
1948年3月,石桥、小务、彩家务三个试点工作任务顺利 完成,我回到五区,正式安排为打开大清河北的局面配合分区 的工作。区委决定带武装深入敌后,摸清敌情,分别深入到四 个重点村:区长张敬清深入到高家铺,农会主任董树华深入到 董庄,副书记郭友贞深入到葛各庄,我带区小队长侯锡元深入
到张岗。每个组深入到村后首先选择好落脚点,建好秘堡户,摸清敌人大乡队的活动规律、人员数量、武器装备,必要时进 行火力侦察。
区委第一次深入敌后摸到的情况是,除两个大乡队以外, 敌人又派了最坏的张来子,纠集了三百多猫三狗四之流,住在洪城、开口、张岗一带, 白天到各户乱串,夜间不敢出来。第 二次我们进行了火力侦察,张来子和大乡队都没敢妄动。华三 团也增加了兵力部署,在大清河北岸和我们对峙,随时有发生 战斗的可能。虽然我们有充分的准备,但不能有丝毫麻痹侥幸 心理,要有心理和部署上的准备,宁可准备了不用,也不能到需要时没有准备。对此我们向干部、群众作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从组织上加强了防范,时刻有人监视对岸的敌人动向。
我把摸到的敌情找到县大队政委董民交换下情况,再争取 些武器装备,把两个区小队充实扩大,以备敌患。我把要求一说, 董民哈哈大笑,说:“老钟,咱们想到一块儿了,这叫不谋而合。 刚要派人找你,你就来了,你这叫不请自来。地委召开县委、 工作团长和部队干部紧急会议,主要听你的汇报。 ”我们俩立 即动身,来到七十五团团部,县委书记赵亚光、工作团长赵克、 七十五团政委苏林、团长方福钦、副团长沈云山、参谋长张致敬都已到齐。
会议开始,我主要汇报了所掌握的敌人布防情况,和我们深入到敌后活动的情况。我所掌握的敌情是:王凤岗保一旅旅长谢大千盘踞在大清河北的新城一带,三团长华冠群活动在东南一线,谢大千外待华冠群,华冠群想依附孙连仲。孙连仲是龙湾村人,先后任山东、河北“剿匪”司令。 “八六地区变质”时,孙连仲是河北省主席兼十一战区司令。孙树田是雄县中山镇长(?),孙殿起日占时为宪兵队长 ,孙家有很强的地方势力。华冠群则借机拉拢龙湾大乡队,提供装备,讨好孙连仲,又借地方势力壮大自己,来对抗谢大千。华冠群又与驻雄县的 十六军因争吃小麦闹得不可开交,矛盾很深。华冠群掌握的兵力有两千多人,四个大乡占将近一半,都是些顽固派,多兵痞、 流氓、恶霸、土匪,横行乡里,作恶多端,装备很好,乌合聚众, 无战斗力。
大家经过深入的研究分析决定:消灭华三团,打开毛尔湾,河南连成片,再向北推进。我提出扩大区小队的要求,县委书记赵亚光说: “这好办,支援你五十支步枪和弹药。 ”沈云山团长说: “老钟,我们支援你两个区小队的装备和训练,来配合我们的行动。 ”工作团长赵克说: “我们没有枪支援你们,不能白吃你们喝你们,那就支援你三十名县区干部,配合五区、 六区工作。 ”这下可帮助解决了大问题,这次我可没白来。
会议最后决定,消灭华三团和大乡队,斩断伸向大清河南的魔爪。大家分头准备,尽快展开行动。
4、战前准备
我回到五区,把六区委和五区各部门主要领导召集到一起, 召开了紧急会议,布置这次任务。这次的主要任务是:拖住华 冠群,消灭大乡队;区干部和区小队配备枪支开展训练,作好 战前准备;保护难民的安全;立即派人到七十五团取回枪支弹 药,接受任务。大家一听有了枪支,乐得合不拢嘴; 一听准备 消灭大乡队,更是来了精神。
我和七十五团的沈团长可不是一般的交情。三年前我任区 长时,沈云山带队伍刚住下,为了给部队筹办给养,改善下伙食,骑着大马来一区找我,因我不在,约我第二天等他。第二天我专门等他。果不其然,上午他骑着马来了,进门就喊。我听到喊声,从屋里出来。他一看到我,乐得下了马,来到我跟前,打量一番,说: “老钟,还没有老态龙钟。 ”我们俩拉着手,我说:“早知道是你,别人也不敢。 ”他哈哈大笑。我说: “快中午了,蹭饭吃来了吧? ”说完,我们俩哈哈大笑起来。喝了会儿水,我们俩边吃边聊。我说: “我回来听说来 个大个子,说是七十五团的,就知道是你。 ”他说: “老钟, 可想你了, 一别就是几年。 ”1943年我在米家务挖地道时,沈 云山在警卫连, 一晃就是五年,都是老朋友了,有什么说什么。 沈云山说:“战士们太艰苦了,我想给他们弄点肉吃,改善改善,不找你还找谁呀。”我叫助理员弄了两口猪,买了几百斤鱼,送到部队劳军。
沈云山时不时地和我交往,无话不说。 一次他敞开心扉说:“老钟,你们地方干部多好,守家在地,又有家室,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我们是南征北战,东挡西杀,飘忽不定,仗还要打几年没个准头。”我说: “哈哈,你是走南闯北,东游西逛,天下为家。 ”我问他:“有想法了? ”他说:“谁能看得上咱。 ”
我问: “有目标没有?”他说: “房东大娘的闺女小姜子不错,对革命满热情的,是个好姑娘,就是岁数小点,才十八岁。”我说: “交给我吧。 ”房东大娘是个妇女主任,性格开朗。我 特意来到她家,问大娘: “部队住在这村,群众有什么反映?沈团长怎么样? ”大娘净说好,没不是。然后给小姜子提媒,大娘满口答应,小姜子捂着脸乐着跑出了屋。我成就了一桩美好姻缘。
我在一区,就凭借着七十五团和从敌人手中缴获,区小队由三十二人发展壮大到一百八十多人的武工队。我有时和沈云 山开玩笑说: “你给我枪,你落好,我把队伍训练好,你拉走, 你是里外不吃亏。 ”他说: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谁让咱是一家人呢。 ”这次又是一样,不但在装备上武装了两个区小队,而且派出专人组织军事训练,为消灭华三团的几个大乡队作好了战前准备。两个区的区干部也配备了武器,个个精神倍增,劲头十足。
五区是重点,是拖着华冠群,引诱华冠群上钩和消灭华冠 群的战场,必须做好详细的安排。董政委对我说:“立即派石 彦山去找国德英,索要保一旅、华三团的情报,为这次行动做 好充分的准备。”石彦山拿着我写给国德英的信,到了泗庄。
国德英没有叫我们失望,早已把保一旅、华三团的底数摸清。华三团夜间分别驻在义和庄、泗庄、西咎、丰盛庄四个老巢,一千二百余人,多是雄县、新城本地人,逃兵多,胆子小,怕 打仗;机枪二十五挺,榴弹炮两门;因投靠孙连仲,和谢大千 的矛盾越闹越深;派往东南一线,主要依靠张岗、龙湾几个大 乡地方势力,约计六百多人,总兵力不足二千。保一旅正在永 清一带,驻雄县的十六军又调走两个团, 目前只有一个团驻守。 国德英早有准备,不但底数摸得清,还画了个草图,交给石彦 山带回。
石彦山把情报藏好,当晚连夜赶回史各庄,完成了任务。 我和董民拿着情报,到七十五团商定。方、沈团长这两天观察 了地形,分析了利弊,认为把敌人引诱到洪城一带对我更为有 利。我们就最新敌情交换了看法。这两天,我们总体部署和准 备已经到位,调虎离山也已实现,区小队装备也已配齐,训练 还在进行,随时可以参战。战场也已选定,下面就是引蛇出动、 择机歼灭。
二、 引蛇出洞
经过近一个月的战前准备,部队休整、 训练,区小队训练, 出探敌情,为我春季攻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华冠群可是只老 狐狸,油滑得很;大乡队光天化日群狼出动,耀武扬威,天一黑, 龟缩在据点不敢出来,贼头滑脑,生怕索命。如何引诱华冠群上钩?我们区委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研究,并做出进一步的安排。
4月21日(农历三月十三)上午10点 ,派侯锡元带两个 班二十五名队员,到毛尔湾进行武力侦察,引诱敌人。不管怎 样叫阵,大乡队都不敢出动。双方对峙了半天,下午侯锡元派 三个队员到洪城,每人打了三枪,打了就跑,对敌人进行袭扰, 接二连三,如法炮制。当第四次三个队员打完枪后,敌人开始 出动,分两路有二百人,带两挺机枪,向我们追来。三个队员 穿着衣服跳入河水中,制造慌不择路的假象。当晚,沈团长带 人保护区小队过河,又在墙上写满了新标语:“华冠群,比狼坏, 打垮华冠群,消灭反动派。”“华冠群是丧家狗,看你还往那 里走。”“华冠群是山药蛋,已经煮在锅里边,就等吃你这个 山药蛋。”这样,我们闹腾了几天,几个大乡队开始向洪城集中。三月十七,我们区小队闹腾得更厉害,高房喊话叫阵。敌人蠢蠢欲动,没敢出来,只是在院子里乱放空枪。时机已经成熟,华冠群被我们气坏了,大战在即。华冠群真以为我们是区小队,也想出动报复剿灭。
夜间,我们在史各庄,两个区委和沈团长研究,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派两个区小队配合七十五团一营两个连,带四挺机枪,连夜赶到毛尔湾大堤上抢挖工事,潜伏在战壕,准备伏击 敌人。各区动员一切力量,随时准备配合我主力参战。天刚破晓, 村干部徐文侦察报告了敌情。我区小队正当撤离之际,几个大乡队倾巢而出,紧随其后,穷追不舍,分三路向毛尔湾袭来。
沈团长彻夜未眠,天蒙蒙亮时,就听毛尔湾方向响起了手榴弹的爆炸声,枪声密集。沈团长说:“老钟,战斗打响了,动员你的一切力量,支援我们吧。”我说:“就等这一天了! 你放心吧,你拿出全团,我拿出所有,给你当向导,打头阵,当先锋。”这时,方团长、苏政委、参谋长骑着马赶来,董民 政委骑着个小毛驴紧随其后。
董民一见我,说:“老钟,真有你的,华冠群今天要不撒 撒野,就得叫你气死,今天真要和咱们拼个死活。你马上安排 五个组,配备区小队,给每个营当先锋,打头阵;安排难民助威, 打扫战场,担架救护,抢救伤员,慰劳,后勤保障,准备水和 食物。”这些,我事前都做了详细的安排,枪声就是命令,这 时都已经开始行动。这时又听到隆隆的炮声,华冠群坐不住了, 真要和我们决战。
前线指挥部就设在阵地后边,团部几个领导亲自指挥。沈 团长带领第一营营长刘福明正面冲锋,张德全、董蔚清带一班 人,配合第一营行动;董书(树)华带一个班,配合往张青口 的二营侧面合围;张敬清、史广田带武工队,配合三营在毛尔 湾以南冲锋;郭友贞、侯锡元带一个班,配合县大队从侧面攻击; 副区长李恩和区干部王敬民、刘廷伯等负责由难民组成的担架队、打扫战场、烧水备食,后勤支援。我和董民负责战地后方支援,住在史各庄一带的难民有四百多人支援了这次战斗。
华冠群几乎集中了所有的兵力近两千人,妄图与我决斗, 没想到落入了我们的圈套,随着我参战部队的不断加入,力感 不支。炮声隆隆,震响数十里,从大清河北又过来我县、区武 装和群众三百多人,找我和董民要求参加这次战斗,请求任务。 董民随即分派带武装的配合县大队冲锋,其他参加担架队,打 扫战场,后勤协助。整个战场喊杀声一片。全体指战员情绪激昂, 精神振奋,强压的怒火瞬间迸发,上千名群众呐喊助威,敌人 丧胆,四处溃散,顷刻瓦解。
这天是4月26 日(农历三 月十八),从拂晓接火 , 中午 我军全线出击,激战八个小时, 一举歼灭华三团两个大乡队,华冠群的有生力量受到重创,从此华冠群一蹶不振。此次战斗 打死打伤七百余敌人,举手投降者四百五十余人,少数四散溃 逃,缴获机枪二十挺、步枪一千一百多支。这次战斗后,各村 干部清理战场,拾得步枪一百有余,上交政府后,县委作为奖励, 装备给各村民兵小队。这是一次大快人心的战斗,雄县东南角 的大门打开了,揭开了反攻大清河北、解放大清河北的序幕。
三、再次较量
农历三月十八(有记载是三月二十二,我是按自己生日记 忆的)这一仗打垮了华三团,消灭了两个大乡队,另两个也四 处溃散,华三团受到了重创。王凤岗不甘心失败,又重新召募 溃散人员和后备队,拼凑到一起,组成了一个大队,又到龙湾、道务一带活动,对我产生新的威胁。这时雄县政府机关已搬回 到张青口,五区公所也由史各庄搬到张岗,县大队、地区工作 团在张岗协助五区夜间开展工作, 白天帮助群众抢种。面对这 一新的威胁,县大队和七十五团决定消灭它,以绝后患。正当 部队已经行动、即将展开包围时,突然接到团部派三个骑兵带 来的紧急撤退命令,七十五团撤回到史各庄,县委等机关和五 区转移到了张青口。
原来是王凤岗为报复我七十五团,下午由谢大千率领三个团,直奔我五区驻地,夜间到达咎岗、大步村之后,留下一个团和大乡队,分别住在刘家铺、开口、韩庄;另两个团返回到 板家窝,妄想以一个团引我上钩,达到消灭我军的目的。敌人 兵临城下,时刻对我产生威胁,我区又不能展开工作,怎么办? 据此情况,七十五团苏政委、方团长、董民和我共同分析敌我 态势,敌人一个团加上拼凑的大乡队也就一千五百人,又分别 住在三个村;我七十五团、县大队、区小队、区村干部也在 一千五百人上下,兵力相当。十六军两个团驻防雄县,谢大千 两个团住在板家窝,到开口一带都有三十华里,我大清河南驻 有七十六团、回民支队,也在三十华里之间。我军刚打完胜仗, 士气高、信心足,如果开战,速战速决,吃掉敌一个营或两个连, 在三个小时左右是可行的,但要精密部署,择机而动。最后决定:打。
1948年4月28日,经过周密安排,我七十五团三营夜间 从新镇出发,沿大清河北岸六郎堤到开口村西,在通往韩庄的小堤上设卡;我一、二营主力在开口展开攻击;我县大队、区小队分别到刘家铺、韩庄、张岗佯攻,麻痹、牵制敌人增援,散发传单。配合作战的有五百多难民,跟着大喊大叫: “三纵 队打过来了!快跑啊,三纵队过来了! ”闹得张岗、张方庄、 韩庄的群众信以为真,也跟着乱喊乱往北跑,有的带着孩子、 带着被子,人心惶惶。敌人也信以为真,军心动摇。驻韩庄的 敌营长说离史各庄太近,先撤走了一个连去了赵岗; 由开口也 撤出一个营,正遇到我设卡的三营,被我伏击,双方在麦田里 互相包围追逐。沈团长带一个营追击赶到,我两个营对付敌人 一个营, 占了上风,敌人很快要被我吃掉。方团长拖住开口的 敌人使其不敢动,敌团长命令驻韩庄的营去支援,该营被迫派 出一个连,半路上遇到了我县大队的阻击。
此时我带小队一个班,开口村长王荣茂、公安员石保丰正 好赶到。董民对我说:“老钟你想办法把敌人在坟地里的机枪 夺过来,不然咱们的人要吃亏。”我一看坟地离大窑很近,带 小队占领了大窑,开始向敌人射击,掩护王荣茂、石保丰冲进 窑坑,向坟地投出手榴弹,把敌人炸得死的死,伤的伤,他们 两人迅速冲进坟地,夺过敌人的机枪,交给了县大队机枪班。 从韩庄派出来的这个连,丢下死伤的,逃回了韩庄,由营长带着逃到了赵岗。
从板家窝赶来增援的两个团刚到咎岗,听说三纵队过来了,没敢前来支援,返回了板家窝。敌人士气低落,不敢再战,打到下午五点,战斗结束。毙伤敌人二百有余,缴枪投降一百五十余人,缴获机枪十几挺、步枪三百余支,我军伤亡七人,县大队、区小队无伤亡。当天夜间,我区小队打着灯笼,在麦田里找到步枪数支。此后,我政府机关、干部群众逐渐返回大清河北。
四、 战士归来
韩庄、开口围歼战之后,我五区公所又搬回到张岗。在地 区工作团的帮助下,四十多个村庄建立了民兵队部,配备了枪 支弹药,划分了联防村, 一处打响四处支援。人民的生产生活 有了保障,夏季获得了大丰收,有力地支持了粮食供给,为彻 底解放大清河北、消灭保一旅作好了准备。
自从国德英投奔泗庄警察所以后,中山镇的孙树田很快告 诉了郭来福。郭来福本想拉国德英入伙,没想到他当了警察。一次两个人在白沟遇到,郭来福拉着国德英到了特务队,摆出 一副当队长的架势,吆五喝六,一是威吓,二是拉拢。国德英说“都是叫你害的,自己没有个奔头,只好带着一家子投奔泗庄,才当了警察,好在一家能在一起。”郭来福一看国德英不吃硬的,转过来说:“我也是为了你好。跟着共产党,吃不上,穿不好,东跑西颠的,就凭你的本事,到那里都吃得开,要是咱们弟兄 在一起多好。你在泗庄,我一定去看看你家怎么样,咱俩得好 好喝一回。”国德英说:“郭队长要是看得起我,我请都请不到, 现在不行,事太忙,没你这里清闲。”
国德英前后两次完成情报任务,又听到我部队打了几次胜 仗的消息,心里非常高兴,觉得跟郭来福算账的时机到了,是完成组织交给的消灭郭来福这一任务的时候了,开始等待时机。
一天可巧在泗庄大街上,就郭来福一个人,手里拿着个新枪,两个人碰到一起。国德英说: “郭队长好清闲哪。你说到家里看看,我一直等你,今天咱哥俩喝点?我给人家干事, 一天累死, 今天没事。”郭来福一听国德英喊累死,觉得正是拉他的好机会, 说“好吧”。国德英买了些酒菜,两个人边走边聊。国德英问: “郭队长今天怎么拿支大枪,不带手枪呢? ”郭来福说: “我 弟弟回家带走了。我这支大枪是新的,太好使了,你要是过来, 也给你弄支新的,给你个小队长干干。你们当警察的,整天有事, 没个闲,当警察有什么捞头。”
一会儿,到了国德英家,国德英叫老婆秀英赶快烧水。郭来福看了看小屋,转了一圈儿,嘴里说“不错,这里也挺清闲”,说着把枪放在地下,自己上了炕,嘴里还哼着小曲儿,躺在炕上。国德英拿起大枪看了看,说“这枪真好”,拉开枪栓,子弹上膛, 转身对准郭来福连开两枪,把他打死在炕上。国德英叫秀英帮 忙,两个人把郭来福的尸体抬到小棚子里,用玉米秸盖好,把 血弄干净,把炕一拆,大坯码在外边窗台下,像是要盘炕的样子。躲过中午赶集的人群,等到下午他弟弟来看他,叫弟弟赶快带 着妈绕河西回家,叫姐夫、姐姐也躲一躲。天色将暗,国德英和媳妇秀英两个人背着两支大枪、四颗手榴弹,出了泗庄。
快到清河堤边,正碰见特务队的带着匪军去泗庄,到国德 英家搜查——有人看到郭来福跟着国德英走了,到天黑还没回去,正在寻找,恰巧遇到国德英。突然有人向国德英开了两枪,国德英大枪一顺,就听“啪啪 ”两枪,两个匪军应声倒下。就在敌人惊吓之间,两个人越过清河大堤,一直向南跑去。后面二十多匪军向他们射击,幸亏天色昏黑,摆脱了敌人。两人过了河,到了河西,累得跑不动了,国德英吐了血。到拐弯处,两人正在趴下休息,就听有人说:“可别离他近了,这小子枪有准儿,当护兵的,胆大有名,到前边叫白沟的去追吧。”
此地不能久留,才跑出一半的路程,还有二十里就到家了。顺西堤很快到了魏庄头,这才放慢了脚步。回到家中已是半夜,弟弟国德玉和妈妈才刚到家。国德英说:“走,去马蹄湾,到船上睡觉,找到政府就有保证了。”到了马蹄湾,由张斌、张百苓安排了住处。第二天通知了县长李中西、政委董民,带着医生看了国德英一家人。国德英累得吐了血。县长李中西和政 委董民肯定了国德英两个任务完成得很出色,给国德英诊脉后,决定让他先养好病,再安排在县大队。走时留下一百元,后来派人又送去二百斤面。
1950年,我时任雄县组织部长,抽调他配合我武装“清剿”匪特。国德英提供郭仲歧带回一支手枪和几颗手榴弹的线索,带着史广田、陈尔伯到杨西楼,起出手枪和手榴弹,配合政委 孙瑞把郭根柱、姚振荣打死范瑞清案查清,并为1953年镇反 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线索。
五、收官之战
1948年以来 ,尤其进入4、5月份以后 ,我冀中十分区 七十四团、七十五团、七十六团(胜霸独立营改编)辗转于大清河两岸,寻机与敌九十四军、十六军、王凤岗保一旅展开战斗,攻占据点或歼敌一部。敌修筑的碉堡一个个被摧毁,后备军、 大乡队、还乡团、黑杀团、特务队一个个被消灭,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未完待续)